2022年以来,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检察院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建设方、施工方的主体责任履行不当,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壁垒导致行政监管缺位问题,依托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搭建工程建设项目“四合一”多领域公益诉讼监督模型,对工程建设项目予以全流程监督,为高质量开展法律监督提供助力。
为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各领域数据跟踪,红岗区检察院强化与发改、住建、税务、水务、环保、银行等部门沟通协作,获取辖区工程建设项目台账,汇总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方、总承包方、实际施工方、施工时间、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劳动合同备案、污染物排放、税费征缴等信息作为基础数据,创建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该院进行信息碰撞,筛选出工程建设项目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未缴纳相关税费、侵害农民工权益、污染环境等线索,充分释放数据活力,极大提升线索发掘潜力。
据悉,数据分析的关键点在于,找出不同部门所掌握工程建设项目信息之间的“差异项”。比如,住建部门掌握已施工项目在水务部门未获得水土保持审批、属于违法开工项目的信息,住建部门掌握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App上打卡的施工人员与人社部门备案的签订劳动合同人员不一致,存在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到位的信息。通过差异对比,发现工程建设项目行政监管衔接漏洞,找到查处工程建设项目“暗箱操作”“阴阳合同”等违规行为的突破点。
针对辖区近两年来30余个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审批、施工、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200余条数据异常信息,红岗区检察院进行了深入研判分析,从中发现违法占地线索2件、税费流失线索15件、农民工权益保护线索5件、环境污染线索40余件。该院通过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解决建筑工地环境污染防治、建设方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施工方未缴纳环境保护税等问题,挽回国有财产损失30余万元,帮助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60余万元。
此外,红岗区检察院牵头当地住建、人社、水务等职能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推动相关行政机关签署《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共享协作配合机制》,打通信息壁垒,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各节点转段必要条件,助推工程建设领域行政监管规范化、体系化、智能化,确保各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合规开展。
来源:转载自检察日报